近日,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律师接受《中国知识产权报》“智库圆桌”专版采访,针对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、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和实践进行研究探讨,文章见刊于2025年6月25日《中国知识产权报》03版。
问:在设立 “十五五”知识产权主要指标体系和重点工程时,应如何促进知识产权与企业出海、国际贸易的“绑定发展”,提升中国创新主体的 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的“含金量”?
王正志:“十五五”期间,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参与度和市场含金量,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重点工作部署。
一是优化政策体系,强化知识产权与贸易的挂钩机制。建立出口导向型知识产权专项政策,对“出海”企业核心专利、国际商标、标准必要专利(SEP)给予申请补贴、审查加速及维持费减免。将知识产权布局纳入“一带一路”合作项目评估指标,要求重大海外基建、数字贸易项目配套中国专利和标准输出。建立“知识产权合规出口白名单”,对国际专利布局完善或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,简化海关通关、出口退税流程。在自贸试验区试点“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”出口税收优惠,如降低高价值专利产品关税。
二是以国际规则对接提升话语权。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,鼓励并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绿色技术交易平台,主导或参与全球专利分类体系修订。建设“中国版”国际知识产权枢纽,在上海自贸区、海南自贸港设立“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”,试点跨境专利证券化、知识产权离岸交易。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仲裁院增设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中心,宣传推广中国司法与行政判例的国际影响力。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能力的实务专家,系统规划参与有关国际规则的制订。
三是加强数据赋能与金融创新。加强知识产权跨境数据基建,建立全球专利大数据平台,整合数据,为企业提供海外FTO(自由实施)分析。探索区块链存证在跨境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,对接欧盟区块链专利平台。创新金融工具,开发“知识产权出海贷”和“知识产权被侵权险”。探索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海外投资基金。
问:今年5月颁布的《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》同样对健全纠纷处理指导工作机构和规程提出要求。在推进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体系的过程中,应如何进一步增强规范性、专业性和实效性?
王正志:首先,应完善制度与标准体系,提升规范性。制定统一指导规程,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规范,明确案件受理、风险评估、应对策略制定、跟踪反馈等全流程标准,确保各地分中心执行一致。推动“一案一策”标准化模板,针对专利侵权、商标抢注、“337调查”等不同类型纠纷,提供标准化应对指南。 强化数据互联与案例共享,升级有关专业服务平台,实现全国分中心数据互通,建立案例库、法律数据库和专家智库的共享机制,避免信息孤岛。联合法律实务部门定期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状况白皮书,汇总典型案例、胜诉策略及败诉教训,供企业参考。
其次,应优化人才与资源供给,增强专业性。扩充专家库并实施分级管理,按国别、行业细分专家领域(如美国专利诉讼、欧盟商标法、东南亚知识产权政策),建立专家评价体系,确保精准匹配企业需求。推动建立“海外知识产权特派员”制度,派驻专业顾问至重点贸易国家,提供在地化法律支持。深化产业分中心专项能力,针对芯片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关键领域,设立行业专属应对小组,联合龙头企业、科研机构开展专利稳定性分析、FTO检索等深度服务。建立“产业专利联盟”,鼓励企业共享应对经验,形成联合防御机制。
最后,应强化风险预警与快速响应,提高实效性。实行动态监测与主动预警,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扫描海外诉讼、商标抢注、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等风险,向企业推送定制化预警报告。 针对跨境电商、“337调查”等重点主体和高发领域,建立“红黄蓝”三级预警机制,提前介入指导。优化快速响应机制,设立“海外维权绿色通道”,对紧急案件提供48小时初步应对方案,协调国内外律师、保险机构同步介入。
问:从“政产学服”一体强化涉外知识产权律师人才队伍建设、提升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稳定性和影响力等方面出发,如何促进我国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?
王正志:首先,加强顶层设计,优化政策支持。完善涉外法律服务政策体系,建议司法部、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促进办法,明确律所国际化发展的扶持政策,如税收优惠、跨境业务备案便利化等。推动建立“国家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指导委员会”,由资深律师、仲裁员、学者组成,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和应对指南,帮助企业提升海外风险应对能力。 搭建国家级资源对接平台,设立“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中心”,整合商务部、贸促会、全国律协等资源,为企业提供"一站式"法律支持,包括案件评估、律师推荐、费用补贴等。建立“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’,实时更新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、司法动态,帮助律师和企业精准把握海外法律环境。
其次,加强人才建设,打造专业化、国际化律师队伍。强化涉外法律人才培养,推动高校法学院与头部律所合作开设“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实验班”,课程涵盖专利申请、美国ITC诉讼、欧盟统一专利法院实务等,增强律师实战能力。设立“涉外律师海外研修计划”,每年选派优秀青年律师赴美、欧、日等地的知名律所进行专项培训。优化律师评价与激励机制,在律师荣誉与奖项中增设“涉外知识产权”专项,将海外胜诉案例、国际仲裁参与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。对代理重大涉外案件并取得胜诉的律师团队,给予专项奖励。
最后,服务机构升级,推动律所国际化、专业化转型。提升律所国际服务能力,鼓励头部律所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,或与国际头部知识产权律所建立战略联盟,如中方律所负责客户对接,外方律所负责当地诉讼,降低企业维权成本。推广“预防性法律服务”模式,为企业提供FTO 分析、海外专利布局规划等前置服务,而不仅限于纠纷发生后的诉讼应对。推动服务数字化、标准化,开发“涉外案件智能管理系统”,实现案件流程自动化,如美国地区法院诉讼期限提醒、证据开示清单生成,提高律师工作效率。制定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操作指引,规范海外案件代理流程,确保服务质量可控。构建协同服务生态,推动律所与咨询机构、行业协会、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。
-
为深化国际仲裁与涉外法律服务交流,2025年7月3日,高文律师事务所举办第28期仲裁系列沙龙。本期沙龙聚焦多法域视角仲裁实务分享(Multijurisdictional Arb...2025.07.03
-
近日,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律师接受《中国知识产权报》“智库圆桌”专版采访,针对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、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和实践进...2025.06.25
-
近日,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全生命周期绿色科技分会、泰王国政务管理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“2025海外投资机遇与挑战系列活动——泰国投资专场推介交流会”在...2025.06.23
国内有影响力的优秀律师,提供全方位、多领域、高质量的专业法律服务,始终不负所托。